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结合信达生物(01801)2025Q1年营收情况、该行调整盈利预测及估值模型。该行预计2025-27年总收入为118.6/143.4/180.9亿元(2025-27E前值:114.7/138.0/177.2),同比+31/+20/+26%。2025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8亿元(前值3.7亿元)。该行采用DCF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采用FY25-32现金流进行测算,基于WACC9.8%(不变),永续增长率3.5%(不变),假设汇率RMB:HKD=1:1.14,调整目标价至62.5HKD/股(前值:61.4HKD/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海通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Q1业绩,实现产品营收超24亿元(同比+41%,环比+13%)。25年Q1,公司商业化产品组合拓展至15款,上市了4款新药:达伯乐(ROS1)、奥壹新(EGFRTKI)、捷帕力(BTK)和替妥尤单抗(IGF-1R)。25年内玛氏度肽(GCG/GLP-1)、IBI112(IL-23p19)有望获批,为全年营收增速提供有力支撑。
产品营收维持高速增长,进一步向27年200亿元收入目标靠近
根据公司业绩公告,24年Q4产品营收约为21.2亿元。此次公司公布25年Q1产品营收超24亿元(同比+41%,环比+13%),该行认为公司业绩略超预期,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1)达伯舒(PD-1)等成熟产品仍保持增长态势。根据礼来Q1财报,Tyvyt25年Q1销售额为1.38亿美元(同比+18%,环比+1%)。2)非肿领域,PCSK9单抗受益于纳入2024年医保谈判药品目录,对应年治疗费用得到优化,进而实现快速放量。3)氟泽雷塞(KRASG12C)、达伯乐(ROS1)、替妥尤单抗(IGF-1R)等新产品逐渐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研发催化事件密集落地,早期创新管线正加速兑现
2030年之前,公司预计会有至少5个新资产进入全球MRCT(PD-1/IL-2α-bias、CDLN18.2ADC、OX40、IL-4/TSLP双抗等)。公司自研ADC平台DuetTx®上产出的全球首创靶向CEACAM5的双载荷ADC(IBI3020)在I期临床研究中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已知全球范围内同类型双载荷中首个完成临床患者给药的ADC。临床前研究中,IBI3020在多种荷瘤药理学模型中展现出了良好抗肿瘤活性,并具有旁观者杀伤效应;且IBI3020安全性特征良好,整体安全性可控。
公司25年研发催化剂丰富
推荐关注:
1)PD-1/IL-2:ASCO大会上国内黑色素瘤、IO经治NSCLC、联合或不联合贝伐治疗结直肠癌数据更新;
2)AACR:8个管线CD40/PD-L1、FRα双表位ADC等临床前数据;
3)IBI362:9mg中重度肥胖(25H2数据)、头对头司美格鲁肽(25H23期数据);
4)CDLN18.2ADC:胰腺癌1b期最新疗效数据以及潜在胰腺癌globalpivotaltrial开展;
5)CD40L(pSS)、OX40L(AD)、TSLP/IL-4R(哮喘)等分子I期初步数据读出。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新药审批风险,新药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