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据报道,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亚洲地区银行和经纪商对绕过美元的货币衍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企业和投资者对绕过美元的交易请求越来越多,包括避开美元的对冲交易,涉及人民币、港元、阿联酋迪拉姆和欧元等货币。
去美元化进程进一步加剧?一场在亚洲绕过美元交易的运动正在兴起。
5月9日,据彭博社报道,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了多年来摆脱美元的紧迫感,亚洲地区银行和经纪商发现对绕过美元的货币衍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报道指出,企业和投资者对绕过美元的交易请求越来越多,包括避开美元的对冲交易,涉及人民币、港元、阿联酋迪拉姆和欧元等货币。
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需求也日益旺盛,印尼一家银行正在设立人民币贷款业务。
特朗普对贸易的态度,以及他对美联储的反复批评,都加剧了人们对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面临几十年来最大威胁的担忧。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Oliver Harvey等人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考虑到美元的韧性,似乎需要国际环境真正发生划时代的变化才能取代它。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发生这种变化的风险正在累积。”
绕过美元交易方式日益流行
在传统的外汇交易中,即使在两种当地货币之间转移资金,绝大多数也会使用美元作为中介。
例如,埃及公司想要获得菲律宾比索,通常会先将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然后再用这些美元购买比索。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寻求绕过美元的交易策略。
报道称,据一位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人士透露,来自欧洲等地区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推出绕过美元的人民币衍生品。
多位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和海湾地区之间更紧密的商业联系正推动非美元对冲需求。
新加坡一家金融机构的交易员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正推动欧元-人民币对冲需求上升。
在印度尼西亚,一家外资银行计划今年设立专门团队,以满足当地客户对印度尼西亚卢比-人民币交易不断增长的需求。
亚洲还在抛售美元资产?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当贸易保护主义撕裂全球供应链,亚洲出口大国对曾经的“稳赚不赔”逻辑,将贸易盈余投资于美国资产的传统模式产生怀疑,并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在动摇。
Gavekal Research的创始合伙人Louis-Vincent Gave表示:“这种情况类似于‘亚洲危机的反转’。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储蓄量庞大,资金往往流向美债,但如今投资美国资产这种模式已不再稳固。过去一度是稳赚不赔的交易,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地区利率和外汇策略师Parisha Saimbi认为:“资金回流的说法正在成为现实,因为投资者和出口商要么在平仓,要么在匆忙对冲,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这都表明美元的支撑正在转变,并走向下行,我认为这说明‘去美元化’正在行动。”
一旦亚洲资本大规模撤退,美元可能面临“雪崩式”抛压。5月7日,Eurizon SLJ Capital的Stephen Jen和Joana Freir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亚洲出口商和投资者多年来可能积累了“极其庞大”的美元储备,这扩大了亚洲地区与美国的贸易顺差。
随着特朗普主导的贸易战不断加剧,一些亚洲投资者可能会将大量资金汇回,这可能会引发资金大规模流出美元。Stephen Jen警告称,随着亚洲国家抛售其持有的美元,美元可能面临2.5万亿美元的“雪崩式”抛压。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